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現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海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計劃(2024-2025年)》等文件關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要求,立足“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新階段,搶抓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機遇期“向數圖強”,充分發揮儋州市優勢,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建成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面向東南亞和“一帶一路”的高水平開放型數字經濟橋頭堡。
二、發展目標
經過實施《儋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到2026年末,推動數字貿易制度集成創新和開放達到新高度,持續打通數字貿易壁壘。全市數字產業化基礎夯實,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數據價值化發展路徑暢通,數字化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數字經濟生態初步形成,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基本搭建形成。儋州市數字經濟發展顯著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年營業收入力爭突破100億元。
三、空間布局
按照“統籌規劃、產業集聚、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思路,以環新英灣區域為核心,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以儋州工業園、潤澤國際信息港、海上風電產業園等園區為算力中心集聚地;以儋州工業園、環灣商務港、洋浦國際數據港、洋浦保稅港等園區為載體,形成數字經濟服務商集聚區,加快形成相互帶動,相互支撐,多園融合、多點發力的數字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四、主要任務
(一)提升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能級。加快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到2026年,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力爭達到3000個以上,20戶以上自然村5G網絡、千兆光纖覆蓋率均為90%以上。適度超前布局算力網絡基礎設施,到2026年,儋州市標準機架數達到25000機架,智能算力占比超35%,全市算力中心PUE值不超過1.3。開展兩個“一體化”研究,支持儋州工業園等具備算力基礎或規劃的產業園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可行性研究;爭取省級部門和電網支持,開展“數算電碳一體化”試點。積極開展外資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
(二)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推進數字保稅區建設,盡快編制完成《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數字保稅(來數加工)區總體方案》。支持鼓勵市屬國企等開展數據資產入表及開發應用。依托公共數據定價等政策,探索開展儋州市公共數據集中授權運營試點。聚焦智能制造、數字貿易等領域,培育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務生態。
(三)創新發展數字貿易。打造環灣商務港產業園,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產業要素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壯大數據服務企業主體,招引一批數據加工服務企業和項目落地環灣商務港等園區,遴選服務商數量達到40家。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支持數字貿易企業做大來數加工業務規模,推動打造數字貿易產業化平臺。探索建設跨境貿易產融能力。營造便利有序的數據跨境流動環境,支持海南數據安全審查平臺等基礎設施落地建設。
(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圍繞5G通信等發展新一代物聯網產業。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依托潤澤智算中心算力基礎,引進一批人工智能重點企業。促進人工智能生態化發展,聯合科研機構、高校共同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驗室。探索“元宇宙”產業應用。推進車聯網適用性建設,重點面向洋浦港至洋浦石化工業園及洋浦港至儋州工業園兩條路線建設高標準、規范化的車聯網技術應用場景。
(五)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工程,推動規上制造業企業100%改造。實施智慧工廠建設工程,推動上云用云中小企業達到400家。實施智慧園區建設工程,以海南煉化等龍頭企業為引領,將石化新材料產業園打造為智慧化工示范園區。
(六)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物流大腦,推進形成智慧物流樞紐。構建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完成4A級以上旅游景區智慧化建設。
(七)有序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動智慧農業項目落地,建設形成智慧農業新業態。探索農產品數字化營銷模式,打造形成儋州農產品品牌形象。
(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加快完成“智慧洋浦(一期)”項目建設及運維。探索構建自貿港新城數字孿生底座,實現城市治理“一網統管”。
(九)健全數字化轉型支撐服務體系。健全產業數字化發展服務生態,探索組建數字資產管理組織架構,加快引進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發揮國企數字化服務能力,助力數字經濟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產業鏈協同發展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在資源、產能、市場等的深度整合與數據共享。
(十)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落實數據隱私保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安全審查等制度,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充分發揮市數字經濟統籌機制作用,加強對全市數字經濟發展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的決策領導。市科工信局作為牽頭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推進方案實施相關工作。市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要同步建立健全全市數字經濟統計監測體系,加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業數字化的運行監測分析。
(二)強化企業招引
緊扣國家和省、市有關數字化發展重要決策部署,深入挖掘行業典型和示范標桿,定期總結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不斷豐富全市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先進經驗。推動舉辦亞太數字經濟大會等重大活動。聚焦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重點領域,加大儋州市對外合作交流力度,營造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良好氛圍。方案實施期內力爭引進數字經濟相關企業50家以上。
(三)強化人才引育
對接省級人才計劃,扎實開展儋州數字人才引、育、留、用等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壯大、素質優良、結構優化高水平數字人才隊伍,更好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工作可以離岸進行等特點,打造方便、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的環境,吸引數字游民等人才在儋州市就業,方案實施期內力爭引進數字經濟相關人才1000人以上。
(四)強化資金支持
統籌用好各級各類政府資金、創業投資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將數字經濟發展資金列入每年財政預算。創新政府資金支持方式,強化數字經濟重大工程項目的投資牽引作用,充分利用省市兩級數字經濟相關支持政策,加強資金保障。推動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引導基金,聯合海南財金集團,構建“人才支持基金+科創引導基金+產業引導基金+重大項目專項基金”四位一體、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數字經濟產業基金體系。
(五)強化能源保障
強化能源保障意識,重點關注算力中心、數據中心的能源供給情況,開展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方案。結合實際消納能力,科學安排集中式新能源的開發布局、投產時序和消納方向,加強新能源與配套電網建設的協同力度。以數據中心能源保障為重點,加快構建‘風電、核電、光伏、氫能、冷能+儲能+算力基礎設施’能源保障鏈條,進一步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推動大唐、申能海上風電項目按時竣工,保障算力中心用電量的安全穩定供應。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儲能應用等技術實施路徑。
(此件為刪減版)